聯合眾教會,履行大使命,建立胸懷普世的宣教基地

黎巴嫩宣教

黎巴嫩是神為福音進入中東地區預留的門,是中東地區少有的可以自由傳福音的國家,芝華宣道盼望與對穆斯林有負擔的北美華人教會合作,向在黎巴嫩躲避戰火的難民播撒福音的種子,尋找和平之子,協助他們將福音帶回他們的家鄉生根發芽。

宣教契機

黎巴嫩是中東地區少有的可以自由傳福音的國家,我們可以與當地的教會、福音機構合作規劃1周的訪宣、2-4周的短宣、3個月的中宣或長期宣教。服侍事工包括在兩個難民中心教英語、數學等課程、舉辦夏令營、與當地同工一起探訪難民家庭,在首都貝魯特與當地教會一起去探訪當地家庭、為他們禱告、輔導以及分享福音。

參加黎巴嫩醫療短宣

黎巴嫩簡介

歷史中的黎巴嫩

黎巴嫩位於地中海東岸,扼守歐亞非戰略要道,三面陸地,西臨地中海,相继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受英法託管,1943年獨立。國土與敘利亞及以色列接壤,面積1萬多平方公里。她曾被譽為「中東瑞士」,首都貝魯特曾譽為「中東小巴黎」。這樣的稱呼讓人聯想到的是和平、安穩、繁榮輝煌,可惜,隨著1975-1990的15年內戰這樣的景觀都不復存在了。敘利亞軍隊直到2005年的“雪松革命”才撤離,當時100萬左右的黎巴嫩人示威游行,要求结束叙利亚对黎巴嫩的占领,敘利亞遵照聯合國決議才撤離,結束了29年對黎巴嫩的直接干預。

中東的“異類”

公元5世纪早期,叙利亚修士圣马龙的追随者遭受基督一性论者(Monophysitism)的逼迫,有约350位聖馬龍的追隨者因此殉道。他們就逃往黎巴嫩山区躲避逼迫,他們就是今日黎巴嫩馬龍派基督徒的祖先。公元7世紀上半葉,阿拉伯帝國崛起,伊斯蘭教迅速傳遍中東,中東地區幾乎都被伊斯蘭教征服,唯獨在黎巴嫩伊斯蘭教與基督教共存,甚至基督徒的人數遠超穆斯林。9次十字軍東征,黎巴嫩是進軍耶路撒冷的必經之地,黎巴嫩的基督教不斷得到供應,也成為基督徒躲避伊斯蘭教逼迫的避難所。黎巴嫩雖然被奧斯曼帝國統治,但境內基督徒人數眾多,教派也很多:天主教、東正教、新教、馬龍派。當奧斯曼帝國滅亡,黎巴嫩開始預備獨立時,他們就在1932所寫的憲法中寫明,黎巴嫩的總統必須由馬龍派基督徒擔任。1943年黎巴嫩獨立時總人口為130萬,其中基督教徒佔60%、穆斯林佔40%(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差不多各佔一半)。2014年聯合國估計黎巴嫩全国人口中,基督徒约占40.6%,穆斯林约占54%,德鲁兹教派约占4.6%。(黎巴嫩憲法規定1932年後不可進行人口普查)

政治、經濟與文化

黎巴嫩政治上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分權共治:總統必須由馬龍派基督徒擔任、總理必須由遜尼派穆斯林擔任、議長必須由什葉派穆斯林擔任。經濟以旅遊、金融等服務業為主,三分之二勞動力從事服務業。運輸以海運和空運為主,貝魯特港承擔了全國60%的海運業務。社會開放與保守並存,沙灘上有比基尼美女,也有長袍遮身的穆斯林女性。

黎巴嫩現狀

黎巴嫩人正在面對的,是過去幾十年來最為嚴重的一場經濟危機。黎巴嫩的政治在2019年秋處於停滯狀態,經濟隨之崩潰。2020年八月發生了貝魯特大爆炸,更是雪上加霜,幾乎耗盡所有的醫療儲備和資源。

經濟方面:$1兌換10萬黎巴嫩鎊(LBP)(2023年12月匯率)。

醫療方面:2020年貝魯特港口爆炸之後,四百多名醫生迅速離開黎巴嫩。2021年又有40%的醫生及30%的護士離職,整個黎巴嫩的醫療陷入缺醫少藥的困境。

敘利亞難民

自2011年持续至今的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支持者与叙利亚反对派之间的武装冲突。這場持續了9年的內戰,造成了大量的敘利亞民眾逃離家園,逃到黎巴嫩的敘利亞難民超過150萬,由於黎巴嫩經濟崩潰,使得許多難民開始幫裡黎巴嫩,即使如此,目前還有100萬左右的敘利亞難民留在黎巴嫩,其中有40萬左右是庫爾德族難民。

黎巴嫩福音大復興

從2020年開始的新冠疫情使得許多逃離在此的敘利亞難民在經濟上和醫療上陷入嚴重危機,此時,基督徒伸出救援之手,在食物及醫療救援上給這些難民提供實質性的幫助,也因著這些救助,讓這些敘利亞難民感受到基督的愛。2023年11月芝華的同工前往探訪當地教會及宣教機構,所到之處都聽到許多難民歸主的見證。單單貝魯特復活教會(RCB)一間教會就從2019年的一千多難民信主的家庭,增長到四千多難民信主的家庭。

返回